【產業動態】消失的企業 20年逾400家

台股證券市場自民國51年開市至今長達65年的歷史,從原本僅有的18家公司,到現在上市櫃合計已達1,633家,但就近20年統計資料顯示,台灣資本市場「消失的企業」已逾400家,比例竟高達2成;光是今年就有23家,眼看近來興航危機又有一家公司將下市,多少4、5年級投資人說起過往,都有不少辛酸。

今年下半年陸續爆發樂陞事件、興航解散,使得股票變成「壁紙」不只是老一輩人口中的「故事」,而是血淋淋正在發生的震撼教育。截至12月8日止,興航退票已達8張,一旦被金融機構列為拒往戶,將面臨提前下市的命運,屆時台灣證券交易史的「終止上市公司」就會再添一筆。

台灣近20年來消失的企業高達2成,其中光是今年就有23家公司終止上市櫃,以平均每個月每2家的速度快速消失,更別提市面上有數十檔全額交割股。一位資歷超過30年的分析師有感地說:「股票買賣的風險不只是下跌與否,更嚴重的是誤踩地雷股,投入的資金可能化為烏有,只是大家都不願意提而已」。

檢視上市櫃公司下市的原因,除了被收購併購(如華亞科)或股權轉換之外,主要是被列為拒絕往來戶,或其他違反相關法令規範者,這種情況多是發生財務危機或重大違法事件,也就是一般所謂的「地雷股」。但對投資人而言,要如何知道什麼樣的公司會變成破銅爛鐵?又有什麼機制在為投資人把關?

若以證交所營業細則來看,不乏諸多對於公開發行企業在觸及何種底線時,會被列入「變更交易方法」、「分盤集合競價」以及最終下市命運的各種解釋。但對小股民來說,這看似提醒投資人注意,但實際上會發生危機的公司,表面上往往看不出來,總到最後一刻才發現卻為時已晚。

一位內資法人表示,下市不全然是壞事,有些企業消失是時代改變、產業轉型的結果,甚至是強強合併再創高峰;但不可諱言,台股幾乎每年都會爆發地雷股,讓投資人的血汗錢淪為壁紙,因此得提醒新世代投資人必須學會判斷風險,因為一旦誤踩地雷,儘管有投保中心等可代位向違法的經營者求償,透過法律討回公道,但不僅曠日廢時,而且多數最終都求償無門。他語重心長的表示,如果沒有足夠把握,也可以鎖定台灣50成分股等權值股投資,不失為穩健投資獲利的好方法。

文章來源:工商時報

圖片來源:自由時報

Comments 0